平埔文化專題

遷善社名由來

平埔文化資訊網 文/圖

社名變遷

沙轆社社域圖

康熙末年,沙轆社曾稱為「迴馬社」。《台海使槎錄》載:「抵郡後,聞將社名喚作迴馬社,以余與吳侍御北巡至此迴也。但乾隆年間以來,以「遷善社」的稱呼較普遍。所謂遷善社原專指沙轆南社而言,主要緣於該社參與清雍正九年(1731)大甲西社事件,事後被改名為「遷善社」,久之,乃成為沙轆社別稱。沙轆南社之外,尚有北社,南北社之分,除其社域範圍有所不同,與其部落組織有關。

沙轆社原始社域,位於清水隆起海岸平原中部,大肚台地西麓,海拔約六至十公尺間。以今日行政區劃而言,主要為沙鹿、梧棲兩鎮境及清水鎮南部地區。今沙鹿鎮地名即譯自沙轆社社名,民國九年(1920)將沙轆改「沙鹿」。

大致上大榔(今清水鎮海濱及榔兩里)以北至大甲溪為牛罵社活動範圍,以南至今龍井鄉境為沙轆社所有。惟東北方大肚山大突寮一帶則為沙轆、牛罵與巴宰海族(Pazea) 岸裡社共有地。沙轆南社社域主要分佈於沙鹿鎮東北半、清水鎮東南部;北社則為今沙鹿鎮西南半部、梧棲鎮東北與清水鎮西南邊,北社社域較南社小。至於今梧棲鎮大部分地方為南北社社民共有地。

沙轆社社名變遷簡表

年 代

社 名

1650年(明永曆四年)

Salach

1722年(清康熙六十一年)

迴馬社

1732年(清雍正十年)

遷善社

1772年(清乾隆三十七年)

遷善社(舊名沙轆南社)沙轆北社

1842年(清道光二十二年)

遷善南北社

大甲西社事件

起因

十七世紀荷人據台,治理重心在台灣南部,土地開墾也以南部為主。中部台灣的全面拓墾,始自十八世紀清康熙中葉以後。漢人入墾土地,開發資源,勢需不斷與土著發生接觸,雙方固不乏和平相處之例,而生存競爭結果,衝突屢起。雖然清初以來清廷一再實施嚴禁漢人入墾土著地的法令,由於移民多為農民,主要從事農業生產,因而莫不處心積慮、巧取豪奪土著社地。面臨漢人開墾土地的壓力,及官員的脅迫,雍正九年(1731)遂爆發入清以來,中部地方首次平埔族社聯合大動亂。

經過

發生於清雍正年間的大甲西社事件,以北路平埔族群大甲西社(在今大甲鎮境)聯結其東鄰樸仔籬(今豐原、新社、石岡、東勢等地)等八社為主。事件爆發以來,由於官方人員殺死效軍良「番」大肚社社民,官府未能秉公處理,次年,再度引發大肚社糾集牛罵、沙轆等社,約二千餘名社民圍攻彰化縣治,波及大安、大肚兩溪沿岸的大動亂。

結果

大甲西社事件經七個月始討平,官府「計擒獲男婦一千餘名,陣斬首級四十一,傷死十一名,軍前梟首一十八名」,為首的大甲西社社民林武力等十三名領導者被官方「斬首梟示」,而沙轆土官則被官方以「唆謀」、「詐降」之名,遭到「杖斃」的處分。事後清廷並改大甲西社為「德化社」、沙轆社為「遷善社」、牛罵社為「感恩社」、貓盂社為「興隆社」,以化各社投誠之心。經此事件的重創,沙轆社的勢力已幾告衰退。直到乾隆年間,其生計仍覺窮苦,官方乃有救濟之舉。台灣道劉良壁所寫〈沙轆行〉即對受重創的沙轆社族勢已非昔比之寫照。

沙轆行

曉出彰山北,北風何悽涼!晚出沙轆社,社番何 !
十年大甲西,作歹自驚惶。牛罵及大肚,挺而走高岡。
蠢爾無知番,番臂似螳螂;王師一雲集,取之如探囊。
憶此沙轆社,先年未受創;王承為司馬,撫綏得其方;
孫公為副臬,恤賞不計量。為言北路番,無如沙轆強;
馬牛遍原野,黍稷盈倉箱;麻踏如飛健,牽手逞豔?。
倘為千夫長,馭之衛疆場;張弓還挾矢,亦可壯金湯。
奈何逢數奇,職守失其綱?勞役無休息,銖求不可當;
窮番計無出,割肉以醫瘡。支應力不給,勢促乃跳梁。
一朝分箭起,焚殺自猖狂;蠻聲振半線,羽鏃若飛蝗。
調兵更遣將,蕩平落大荒。危哉沙轆社,幾希就滅亡!
皇恩許遷善,生者還其鄉;番婦半寡居,番同少雁行。
嗟乎沙轆番,盛衰物之常。祇今防廳廨,荒咽蔓道旁。
造物寧惡滿,人事實不臧!履霜堅冰至,易戒惡可忘?
夜深風颯颯,獨坐思茫茫。可牧人難得,惘然大息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