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所數位典藏手冊

平埔文化資訊網

「平埔文化資訊網」為中研院民族所參與國科會「數位博物館先導計畫」之成果,原網站位於http://www.sinica.edu.tw/~pingpu。由於網站設立時間較早,語法與設計與今日網路應用環境有所不合,為便於後續之運用,我們將該網站關閉,並將其中多數資料整理後併入本網站中。你可以在本站平埔文化專題閱讀其內容。

你也可以在http://ianthro.tw/~pingpu閱讀平埔文化資訊網的歷史網站。惟歷史網站中有許多失效連結與過時資訊,閱讀時請務必注意。

平埔文化資訊網網站首頁

計畫緣起與目的

臺灣原住民族群中的「平埔族群」近年來成為臺灣民間追尋本土文化的重要根源之一,也同時是研究臺灣歷史文化的學者所必須面對的史實。如眾所周知,所謂的「平埔族」文化,在族群運動與本土文化運動的風潮下,「傳統的文化」與「過去的歷史」透過考古遺址、歷史文獻、老人記憶的重構與詮釋下,重新「再造」了。那是一種「根本」與「源頭」的追尋。噶瑪蘭的族裔不但努力於語言方面的教學與傳統的文化活動,更率先舉辦了後山噶瑪蘭人返回宜蘭尋根的活動(1991),舉辦噶瑪蘭的豐年祭(1993),往後更積極地爭取族群正名的運動(1994)。凱達格蘭族舉辦了凱達格蘭古蹟巡禮與重返登陸地的活動(1994),舉辦了凱達格蘭族文化資產保存的研討會(1994),更在台北市凱達格蘭大道的更名典禮中創造了迎神祭舞的儀式(1996)。西拉雅族裔擴大舉辦台南縣頭社太祖夜祭的活動(1995)。大滿族裔在高雄甲仙鄉小林村成立了平埔族文物館(1996)。馬卡道族裔在屏東縣高樹鄉泰山村透過老人的憶述復建了傳統的年度儀式儀式(1995),並展開一系列馬卡道文化重建的活動(1996)。道卡斯族裔為自己寫了歷史(劉增榮 1997),巴則海族裔更出版了自己書寫的歷史(潘大和 1998)。

上述的文化活動,都是為了傳統文化,為了過去祖先留下來的文化產。除了平埔族裔之外,民間學者與各地的文史工作者扮演了相當積極的角色。詹素娟在博士論文中(1998b:252-255)以劉還月為例,生動地說明了文化工作者的影響力。此外,各類媒體也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還記得,1985年十一月間第一次前往觀看頭社村的太祖夜祭(媒體多稱之為「平埔夜祭」)時,已有公共電視的採訪錄影在進行。往後,三家電視台、各大報社、各個電台、許多的雜誌社對各種關於平埔族的活動都爭相報導。形勢所至,也帶動各大專院校的師生集各地社會大眾各地遊走,文化觀光與本土熱潮使得各地的「平埔文化」成為鄉土文化認識與學習的一環。而各縣市的文化中心與縣政府,乃至省級與國家級的文化單位也不得不重視「平埔族」在台灣歷史文化的重要性。有關的文獻雜誌、平埔族史以及各類的平埔文獻或契約文書紛紛出籠,例如:台北市、台北縣、宜蘭縣、苗栗縣、台中市、台中縣、南投縣、台南縣、高雄市、屏東縣、台東縣、高雄縣、台灣省文化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也都參與了這場盛會。

由此可見,社會大眾對瞭解平埔族群有關的資訊有相當殷切的期盼,本規劃案企圖整合學術界平埔研究的同仁與地方的文史工作者中有關平埔族群的資訊,建立一電子資訊交流與社會教育的網站。

事實上,1992年10月間,本院一群有志於平埔族群研究的同仁籌組了一個非正式的跨所際之「平埔研究工作會」,這些研究人員現分佈於台史所、民族所、史語所、語言所、近史所與社科所。「平埔研究工作會」成立後,每兩個月假史語所的會議室舉辦一次以實際調查資料為主的研討會,並於1994、1996、1998每兩年舉辦一次正式的學術研討會,同時於1995、1998出版了前兩次的會議論文集。

「平埔研究工作會」的組成,還包括了院外人士與各地的地方文史工作者,參與的學者包括了語言學、考古學、歷史學、人類學、地理學、宗教學、音樂學、文學等方面之學者,換言之,有關平埔族群方面的研究實為一跨學科之研究。

此外,近年有關平埔研究與臺灣歷史文化之間的關連性,不但為學術界的重要研究議題之一,亦廣為社會大眾所重視,成為鄉土教材重要的課題之一。學術研究的成果如何與社會大眾、學校教育的需求連結起來,亦是本計劃的重要考量。

因此,就有關學術研究與社會回饋之間的鴻溝而言,平埔研究的同仁日益感到學校鄉土教學的單位與地方文史工作者希望與學院的溝通管道能夠暢通,除了希望透過前述有關研究資料庫的建立與電腦網絡的連線之外,我們也希望有效地建立學院研究與社會需求之間的溝通管道,這也正是本計畫的主要目的。

簡言之,目前國內有關平埔研究的主力集中在本院各所(語言所、史語所、民族所、台史所等),本院一方面負有推動、提升平埔研究之責,另方面負有回饋社會之義務。因此,本研究計畫的主要目的乃是為了一方面希望能建立平埔研究資料庫以提供學術服務,真正促成跨學科的對話以及人才的培育,以提升平埔研究現有的研究成果;另方面亦希望能將有關平埔研究的成果分享與社會大眾,以使學術大眾化,達成社會教育之目的。

與本計畫相關之網絡計畫

目前有關平埔族群的網站主要是台大電子圖書館與博物館計劃下的「台灣平埔族探源」與「岸里大社網站」。該計畫為結合人文與科技學者共同合作的大型群體計畫,以期將台灣原住民、台灣開拓史等重要文化史料及研究成果予以數位化,包括許多年代久遠、經特殊保存而現藏於台大、從未對外發表的珍貴藏品。第一階段成果「台灣平埔族探源」包括淡新檔案、伊能嘉矩文庫、岸理大社文書等。這方面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

然而,該計畫主要的資料乃日治時期台北帝國大學所遺留下來的,這與本計畫大大不同。本計畫主要的研究資料與數位化資料主要是以近年來平埔研究工作會的研究群為主,資料的地理範圍涵蓋全台,北、中、南、東各區,時間範圍涵蓋從史前、荷蘭時期、明鄭時期、清朝時期、日據時期以及民國時期,族群範圍意涵蓋了平埔族各族群。此外,資料檔案的性質也相當多元而豐富,從文字、文書、書目、論文、訪談、影像到動畫的錄影帶。更重要的是,本計畫的與平埔研究相關的人員來自人類學、考古學、歷史學、地理學、文學、民族音樂學、宗教學等等,因此本計畫的執行也是一種科際整合的實踐。

簡而言之,本計畫的執行與台大電子圖書館與博物館的計畫,應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兩計畫之間並不相互衝突。台大計劃所有的資料是本計畫所缺者,而本計畫所能者則是台大計劃所不能者。

參與計畫之研究人員

  • 本院

  • 民族學研究所 潘英海 計畫主持人

  • 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詹素娟 共同主持人

  • 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洪麗完 共同主持人

  • 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翁佳音 共同主持人

  • 歷史語言研究所 劉益昌 共同主持人

  • 語言學研究所籌備處 李壬癸 共同主持人

  • 計算中心 張孟元 共同主持人

  • 計算中心 陳亞寧 協同主持人

  • 院外

  • 國立師範大學 施添福 共同主持人

  • 銘傳大學歷史系 張素玢 共同主持人

  • 花蓮師範學院 康培德 共同主持人

  • 台南女子技術學院 林清財 共同主持人

  • 地方文史工作單位

  • 採茶映象文化工作室 莊華堂 台北縣

  • 蓬山文史工作室 陳水木 苗栗縣

  • 水沙連文史工作群 鄧相陽 南投縣

  • 店仔口文教學會 李榮宗 台南縣

  • 吉貝耍文史工作室 段洪坤 台南縣

  • 高苑(自然史教育館) 簡文敏 高雄縣

  • 鳥踏石仔攝影工作室 潘朝成 花蓮縣

策略、方法與步驟

本計畫是一個四十人左右的團隊,分工合作的成果,包括研究人員十位、本院計算中心第四科電腦工程人員四位及本院的metadata小組、地方文史工作者十餘位、專兼任助理及工讀生十餘位、視覺藝術設計一位。這些工作人員除了助理與工讀生以外,都是在本身繁忙工作之餘完全無酬奉獻。

由於這是一個跨所際、跨學科、跨學院與民間的合作計畫,因此整體的規劃、溝通、協調是非常繁複的。本計畫在執行的過程中,除了召開會議彼此溝通、擬定計畫的目標,取得共識之外,在初期階段即在網頁上設置虛擬辦公室,建立電子信箱,隨時保持溝通。同時將會議記錄,包括工作會議記錄、工作小組會議記錄、總計畫會議記錄、其他相關會議記錄,上網公告於虛擬辦公室中,以備研究人員隨時查閱,隨時掌握計畫的進度與狀況。其中也包括公告欄的設置公告有關之活動、訓練、會議。

又由於大多數的研究人員不懂得網路與數位博物館,總計畫也隨即收集資料,選擇國內外著名的數位博物館網站,建立連結,以供參考。此外,也進一步收集資料,設置建議閱讀資料區,包括了數位圖書館介紹、GIS介紹、Metadata介紹、Homepage製作、網頁版權、資料引用標示、臺灣研究相關網站、公元2000年資訊危機網站等等。

在工作人員方面,除了分工、分層分配工作與責任之外,我們在本院計算中心的協助下,討論各種資料型態的資料庫屬性,規劃了整體metadata的架構。同時,工作人員也建立了資料數位化的流程與各種資料型態數位化的規格。

平埔文化資訊網網頁內容結構

由於本計畫的整合牽涉到不同的層面與目的,因此了整合中央研究院、國科會人文處、以及省文化處三種不同的經費完成之。中央研究院的經費主要在整合平埔研究專家學者方面的資源、提供網路技術的支援、網站與網路的規劃設計、各資料模組metadata的分析等,在網頁上的主要成果是數位圖書館與學園的基本架構;國科會人文處的經費在於電腦方面硬體與軟體設備的支援,文字/影像/聲音等方面多媒體資料的輸入與數位化,以及數位博物館相關的工作,主要完成的工作成果集中在網頁上數位博物館與虛擬辦公室的建置;省文化處則主要在於整合全省各地七個地方文史工作者,主要完成的工作項目是文化園區,也是一種數位博物館。至於整體計畫進行的基本人力,如工程師、碩士助理、學士助理、兼任助理、工讀生等,則由三個計畫共同分擔。以下就「平埔文化資訊網」的整體內容結構先作簡單的說明,然後再針對國科會經費補助下的數位博物館與虛擬辦公室作進一步扼要的說明。

(一)整體內容結構

「平埔文化資訊網」將使用者分成一般使用者以及進階使用者兩個層次,其中主要包含了六大項的內容:數位博物館(國科會)、數位圖書館(中研院)、學園(中研院)、文化園區(省文化處)、平埔論壇(中研院)、虛擬辦公室(國科會)。數位博物館、文化園區以及平埔論壇是針對一般使用者,希望能整合學術研究與社會需求,以彌平學院知識和民眾求知之間的鴻溝。數位圖書館與學園是以進一步的瞭解與探索為目的,目前主要是以多媒體資料庫的建構和學術成果的集中為主要目的;最後虛擬辦公室則是為了整合各個計畫參與與維持網頁的架構與內容,以及內部交流與學習為主要目的。

  • 博物館(國科會數位博物館先導計畫)

  • 平埔族群的基本認識

  • 平埔族與南島民族

  • 平埔族群的歷史圖像

  • 主題館

  • 圖書館(中研院數位典藏計畫)

  • 圖書目錄(ASCC MARS SYSTEM)

  • 全文資料

  • 故宮原住民資料檔

  • 平埔原始文獻檔

  • 平埔研究論文檔

  • 影音中心

  • 圖像資料庫

  • 影像資料庫

  • 音樂資料庫

  • 其他平埔資料庫

  • 歷史地圖資料庫

  • 聚落資料庫

  • 語言資料庫

  • 訪談資料庫

  • 契約文書資料庫

  • 學園(中研院數位典藏計畫)

  • 教學課程

  • 平埔講座

  • 平埔論文

  • 平埔研討會

  • 平埔工作會

  • 平埔研究群

  • 文化園區(省文化處及省文獻會文化資訊網路先導計畫)

  • 採茶映象文化工作室

  • 蓬山文史工作室

  • 水沙連文史工作群

  • 店仔口文教學會

  • 吉貝耍文史工作室

  • 高苑(高雄縣自然史教育館)

  • 鳥踏石仔攝影工作室

  • 平埔論壇(中研院計算中心)

  • 辦公室(國科會數位博物館先導計畫)

  • 公告欄

  • 平埔研究工作小組信箱

  • 會議記錄

  • 建議閱讀資料區

  • 參考網站

  • 計畫簡介(總計畫辦公室)

  • 下載軟體工具

  • 計畫說明與版權聲明

  • 計畫說明

  • 版權聲明

(二)國科會數位博物館先導計畫之內容結構與摘要

  • 數位博物館部分(網頁內容詳見下列執行成果)

  • 平埔族群的基本認識

  • 平埔族群的分類

  • 平埔族群的分佈

  • 平埔族群與臺灣史前文化的關係

  • 平埔族群的文化特質

  • 平埔族群與南島民族

  • 平埔族隸屬的大家庭--南島語族

  • 南島民族的起源地

  • 台灣南島語言的關鍵地位

  • 台灣南島民族與南洋地區的接觸

  • 平埔族群的歷史圖像

  • SANASAI傳說

  • 噶瑪蘭的織布

  • 采田福地

  • 遷善南北社祭祀公業

  • 大肚番王傳奇

  • 十七世紀西拉雅人的生活環境

  • 新港文書

  • 主題館

  • 西拉雅館

  • 邵族館

  • 虛擬辦公室部分(國科會數位博物館先導計畫)

  • 公告欄:公告有關之活動、訓練、會議

  • 平埔研究工作小組信箱

  • 研究人員電子信箱

  • 工作人員電子信箱

  • 地方文史工作團體通訊錄

  • 會議記錄

  • 工作室會議記錄

  • 工作小組會議記錄

  • 總計畫會議記錄

  • 其他相關會議記錄

  • 建議閱讀資料區

  • 數位圖書館介紹

  • GIS介紹

  • Metadata介紹

  • Homepage製作

  • 網頁版權、資料引用標示

  • 臺灣研究相關網站

  • 公元2000年資訊危機網站

  • 參考網站(國內、外可資參考之數位博物館網站)

  • 計畫簡介(總計畫辦公室)

  • 下載軟體工具(提供參與計畫同仁所需之相關公用軟體)

執行成效

團隊合作方面

整體結構

前面提到,整合中央研究院、國科會人文處、以及省文化處三種不同的經費完成之。中央研究院的經費主要在整合平埔研究專家學者方面的資源、提供網路技術的支援、網站與網路的規劃設計、各資料模組metadata的分析等,在網頁上的主要成果是數位圖書館與學園的基本架構;國科會人文處的經費在於電腦方面硬體與軟體設備的支援,文字/影像/聲音等方面多媒體資料的輸入與數位化,以及數位博物館相關的工作,主要完成的工作成果集中在網頁上數位博物館與虛擬辦公室的建置;省文化處的經費則主要在於整合全省各地七個地方文史工作室作者,主要完成的工作項目是文化園區,也是一種數位博物館。至於整體計畫進行的基本人力,如工程師、碩士助理、學士助理、兼任助理、工讀生等,則由三個計畫整合分擔。

跨學科結構

前言提到,本計畫的執行牽涉到不同學科的知識領域範圍,因此必須組成一個跨學科的團隊。早在1992年10月間,本院同仁一群有志於平埔族群研究的同仁籌組了一個非正式的跨所際之「平埔研究工作會」,這些研究人員現分佈於台史所、民族所、史語所、語言所、近史所與社科所。

事實上,「平埔研究工作會」的組成,還包括了院外人士與各地的地方文史工作者,參與的學者包括了語言學、考古學、歷史學、人類學、地理學、宗教學、音樂學、文學等方面之學者,換言之,有關平埔族群方面的研究實為一跨學科之研究。因此,本計畫的執行一直是跨學科、跨所院合作,其中包括語言學者李壬癸、考古學者劉益昌、人類學者潘英海、民族音樂學者林清財、歷史學者詹素娟、洪麗完與張素玢、地理學者施添福與康培德、視覺藝術設計者陳嘉霖以及本院計算中心第四科以張孟元為首的四名電腦工程師以及metadata小組成員的協助。

分工結構

本計畫是一個四十人左右的團隊,分工合作的成果,包括研究人員十位、本院計算中心第四科電腦工程人員四位及本院的metadata小組、地方文史工作者十餘位、專兼任助理及工讀生十餘位、視覺藝術設計一位。這些工作人員除了助理與工讀生以外,都是在本身繁忙工作之餘完全無酬奉獻。由於這是一個跨所際、跨學科、跨學院與民間的合作計畫,因此整體的規劃、溝通、協調是非常繁複的。整體工作的分配大體上可分兩大部分來談,一為由總計畫策劃、規劃與執行的部分,主要是針對研究計畫執行上的基礎性部分,為個別計畫無法完成之部分,而必須透過本計畫支助方能完成者;二為以研究人員為主,由總計畫之工作小組規劃、協調並提出整合型之研究計畫。

一. 總計畫部分:
  • 規劃網站之DL/M系統以及資料型態(metadata)分析。

  • 整合既有研究資料,規劃並開始建立數位博物館的基本架構。

  • 整理既有研究資料,規劃並開始建立數位圖書館的基本架構,包括書目、文字、影像、音樂、動畫、契約等不同類型之資料庫型態。

  • 建立平埔研究電子書目與研究論文資料庫。

  • 控管各類型資料品質、資料之輸入與儲存、資料數位化等基礎工作。

  • 開發相關軟體程式與工具,如平埔書目與資料清單之軟體程式。

  • 建立平埔論壇,促進學科之間以及學院與社會大眾之對話。

  • 建立教育園區,將相關課程與研究論文上網,幫助初學者入門。

  • 建立網路上的虛擬辦公室以利溝通與網路上DL/M學習。

  • 規劃、協調各個子計畫,完成工作目標。

  • 協助個別研究人員內容腳本美工及視覺藝術之設計。

  • 協助個別研究人員之成果撰寫網頁,並上載(upload)至網路上。

二. 個別計畫部分:

此部分主要是以各個研究人員為主,但由總計畫出面協調各個研究人員,以研究資料網路化為導向,撰寫內容腳本,並收集相關之電子資料庫,包括:

  • 潘英海、林清財負責數位博物館中主題館之西拉雅館。

  • 潘英海負責數位博物館之平埔族群的基本認識。

  • 林清財提供數位博物館之平埔族民族音樂歌謠之資料。

  • 李壬癸負責負責數位博物館之平埔族群與南島民族。

  • 詹素娟負責數位博物館之SANASAI傳說。

  • 洪麗完負責數位博物館之遷善南北社祭祀公業。

  • 康培德負責數位博物館之十七世紀西拉雅人的生活環境。

  • 張素玢負責數位博物館之采田福地。

  • 劉璧榛負責數位博物館之噶瑪蘭的織布。

  • 梁志輝負責數位博物館之大肚番王傳奇、新港文書。

  • 鄧相陽負責數位博物館中主題館之邵族館。

  • 潘英海、詹素娟負責帶領助理完成平埔研究書目之電子檔。

  • 潘英海負責帶領助理完成歷史地圖與契約文書之收集及建檔。

  • 林清財負責平埔音樂資料之收集、整理與建檔。

  • 陳嘉霖負責數位博物館整體之視覺藝術與美工設計,並協助上載。

三.本院計算中心在網絡設計方面的支援
  • 協助網路整體規劃事宜。

  • 提供必要之系統、硬體、軟體之支援。

  • 協助數位圖書館基本架構之建立,並提供IBM MARS多媒體圖書館系統。

  • Metadata小組提供有關平埔網站在metadata的規劃與設計,並進一步建構數位圖書館,以配合數位博物館之互動性運用。

  • 第四科四位電腦工程師協助開發兩項重要之工具,一是平埔研究書目建檔之軟體程式,另一是整理個別研究人員各類型資料庫檔案之檔案清單軟體工具。

相關文獻與資料之整理

在進行數位圖書館與博物館計畫過程中,本計畫整理了有關平埔研究相關的書目資料、影像資料、音樂資料、歷史地圖資料、契約資料以及部分的動態資料。其中有些資料運用於第一年的計畫中,有些等待第二年的計畫,做為事前的準備。文獻與資料的整理狀況如下表:

資料庫名稱

筆數

數位化筆數

數化檔案大小

影像資料庫

歷史圖片:597筆 照片:2272筆

歷史圖片:408筆 照片:2272筆

歷史圖片:8.02GB 照片:20.13GB

契約資料庫

2812筆

662筆

2.99GB

歷史地圖資料庫

564筆

391筆

9.07GB

音樂資料庫

326筆

326筆

5.4GB

動態影像資料庫

10筆

3筆

2GB(Avi)

平埔書目

中文資料:1106筆

日文筆數:546筆 西方語文:300多筆

 

建立數位博物館各型態資料庫之Metadata屬性

本計畫為了日後建立互動性與關連性之數位圖書館,以期進階使用者能夠參照運用,因此針對各種不同的資料型態,依據時間、空間、人群、事件等四項基本要素,進行metadata之分析,並由本院metadata小組完成分析與測試之工作,奠定下一階段數位圖書館建構之基礎工作。各資料類型metadata之屬性如下。

(一)歷史地圖屬性

  • 圖 名:本計劃命名/原圖全名

  • 年 代:繪製年代/出現(出版)年代

  • 繪 者:繪圖者

  • 繪圖目的:

  • 繪圖經過:

  • 繪製方式:彩繪/抄模/刻本/排印/

  • 規 格:尺寸

  • 數 量:單幅

  • 材 質:絹本/紙本

  • 主 題:

  • 內容要點:

  • 空間範圍:全臺性/局部性/地區性

  • 地理座標:

  • 來 源:原圖/典藏處

  • 專書收錄附圖/出版者/版本

  • 用 途:番社、街莊分佈/聚落關係/地理形勢/土地利用方式/軍事、交通、行政等訊息索 引:

  • 相關文獻:

(二)契約文書屬性

  • 編 號:

  • 名 稱:檔名/件名

  • 契約類別:

  • 契約性質:

  • 相關人名:立契人 / 關係人(所有人名列出並加頭銜)

  • 關係社群:

  • 關係族群:

  • 發生原因:

  • 立契時間:

  • 發生地點:土名/今地名

  • 四至:

  • 年限:

  • 契約規格:尺寸

  • 印記:

  • 契約來源:

  • 備註說明:

(三)影像資料屬性

  • 命名:

  • 材質:黑白/彩色負片/彩色正片/120片

  • 來源:原始/翻拍/錄影帶列印

  • 原拍攝時間:

  • 出現(出版)時間:

  • 翻拍出處:

  • 拍攝者/研究者:

  • 保存者/提供者:

  • 拍攝地點:土名/今地名

  • 所屬社群:

  • 所屬族群:

  • 內容摘要:

  • 主題:

  • 備註

  • 類別

  • 編號

  • 系列號

(四)錄影帶資料屬性

  • 命名:

  • 材質:VHS/Hi8/Metal Hi8/Digital

  • 來源:母帶/拷貝/剪輯帶

  • 資料長度:

  • 原拍攝時間:

  • 出現(出版)時間:

  • 拷貝出處:

  • 拍攝者/研究者:

  • 保存者/提供者:

  • 拍攝地點:土名/今地名

  • 所屬社群:

  • 所屬族群:

  • 內容摘要:

  • 主題:

  • 備註:

  • 編號:

  • 系列號:

(五)訪談資料屬性

  • 命名:

  • 材質:一般帶/TypeII/TypeIV

  • 來源:母帶/拷貝/剪輯帶

  • 資料長度:

  • 原錄音時間:

  • 出現(出版)時間:

  • 拷貝出處:

  • 錄音者/研究者:

  • 保存者/提供者:

  • 錄音地點:土名/今地名

  • 受訪者:

  • 所屬社群:

  • 所屬族群:

  • 內容摘要:

  • 主題:

  • 備註:

  • 編號:

  • 系列號:

(六)音樂資料屬性

  • 命名:

  • 材質:一般帶/TypeII/TypeIV

  • 來源:母帶/拷貝/剪輯帶

  • 資料類別:文字/相片/錄影/錄音/地圖

  • 資料長度/頁數:

  • 採錄時間:

  • 出現(出版)時間:

  • 拷貝出處:

  • 錄音者/研究者:

  • 保存者/提供者:

  • 錄音地點:土名/今地名

  • 演唱者/受訪者:

  • 師承:

  • 所屬社群:

  • 所屬族群:

  • 曲調來源:

  • 歌詞語言:

  • 演唱(奏)時機:

  • 樂曲功能:

  • 內容分類:

  • 伴奏者:

  • 伴奏樂器:

  • 相關資料:手抄本/樂器/圖片/樂譜

  • 備註:

  • 編號:

  • 系列號:

虛擬辦公室的建構

  • 公告欄:公告有關之活動、訓練、會議

  • 平埔研究工作小組信箱

  • 研究人員電子信箱

  • 工作人員電子信箱

  • 地方文史工作團體通訊錄

  • 會議記錄

  • 工作室會議記錄

  • 工作小組會議記錄

  • 總計畫會議記錄

  • 其他相關會議記錄

  • 建議閱讀資料區

  • 數位圖書館介紹

  • GIS介紹

  • Metadata介紹

  • Homepage製作

  • 網頁版權、資料引用標示

  • 臺灣研究相關網站

  • 公元2000年資訊危機網站

  • 參考網站

  • 計畫簡介(總計畫辦公室)

  • 下載軟體工具

網頁導覽

由於本網站的內容較為龐大,日後亦有擴充的計畫,因此在每個網頁上本計畫都設置有網頁導覽,讓瀏覽者隨時隨地、輕而易舉地進入他所要進入的網頁。

版權處理

本計畫在版權方面的處理如下:

  • 在首頁設置版權說明之icon,說明其公共智慧財產權部分屬於國科會、中研院、省文化處/文獻會所有,若要轉為商用或其他利益之行為,則要經過原作者與創作者的同意。

  • 在每單元的另有icon說明內容作者、視覺藝術設計者、網頁撰寫者、音樂提供或創作者、影像來源或攝影者、參考資料等等。

  • 每張使用之以影像資料註明出處或來源。

計畫工具的開發

在本院計算中心的協助下,本計畫開發了兩項程式工具協助資料之整理;一是整理研究書目的程式工具,另一是整理各類型資料的程式工具。

平埔書目整理軟體工具

由於書目的整理是一項龐大的工作,一方面要將現有之書目收尋整理,另方面要時常update。在總計畫方面負責書目收集、整理、輸入、建檔、影印等工作,另方面希望個別研究人員或使用者也能進行update的工作,並將資料傳送給總計畫。因此,本計畫設計了一套軟體程式,裝置在一片CD上,給研究人員裝置在window98下使用,個別研究人員在使用過程中若發現有所遺漏、或有新的研究書目則可在自己的PC下輸入新的資料,在累積到一定的數量後,將之新增的書目資料download或copy至一般的磁碟片,繳交給總計畫,由總計畫update到平埔研究書目的清單及資料庫。然後,總計畫再次分發新的平埔書目CD片給研究人員。如此重複此一過程,總計畫一方面可時時掌握新的書目,另方面研究人員也可得到新研究書目的好處。目前,平埔研究書目具有多語言的特性,但是本計畫的程式工具,受限於Window98作業環境的限制,只能處理中、日文的書目,西文(如荷蘭文、西班牙文、法文等)則要等日後多語言平台的問題解決之後方能克服。

資料清單整理軟體工具

在本計畫進行的過程中,有一件工作室非常關鍵的,那就是對各類型資料數量與型態的掌握,因為如此才可以安排工作的進度、掌握工作的分工、控制工作的流程,並協調人力的運用。為此,本計畫亦在本院計算中心的協助下發展出一套資料清單程式工具。這個程式工具雖然主要是給總計畫使用的,但是卻但是研究人員亦可使用,以幫助其資料的整理。資料清單的主要屬性如下:

  • 資料提供者:

  • 資料原始編號:

  • 資料標題:

  • 資料內容摘要:

  • 資料指涉日期:

  • 資料指涉今地名:

  • 資料指涉土地名:

  • 資料原始收集日期:年/月/日

  • 資料原始收集地點:縣/鄉/村/舊地名

  • 資料原始收集者/研究人員:

  • 資料原始收藏地/出處:

  • 資料型態:文物/文件/地圖/錄音/影像/錄音帶

  • 資料長度/頁數:

  • 資料序性:單一/連續/系列

  • 資料狀態:原始狀態/已建檔/已數位化/已網路化/待整合

  • 資料可用性:很好/好/尚可/勉強/不可用

  • 資料限制:立即開放/約定開放/申請開放/不開放

  • 備註:

參與1999年第七屆國際書展

本計畫在執行的過程中,適逢台北世貿中心舉辦1999年第七屆國際書展的活動。其中,中研院參加了四大專題展覽之一的文化資訊應用館。本計畫配合本院「中研院文化資訊站展示」的規劃,於二月七日至十二日間,以「臺灣原住民----西拉雅巡禮」之主題參展。會中獲得好評,並獲得媒體採訪。

參與國際研討會並發表論文

在本計畫執行的過程中,中研院舉辦了兩次與資訊技術及網際網路相關的國際會議,本計畫主持人潘英海配合總計畫主持人謝清俊教授主持的panel報告本計畫在數位圖書館與博物館的經驗,與國際相關人士交流,獲益頗多。這兩次會議報告的主題如下:(1)Some Thoughts on the Digital Library: the Formosan Plain Aborigines Project。 Paper presented at 1999 EBTI,ECAI,SEER & PNC Joint Meeting。January 18-21, 1999。(2)Introduction to the Pingpu Project. Paper presented at the Digital Museum Seminar and Asia Pacific Digital Library Consortium Joint Meeting in Taipei. July,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