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埔文化專題

西拉雅族

平埔文化資訊網 文/圖

台灣原住民-西拉雅巡禮

中國的版圖

臺灣,在當代以前,有著幾個不同的稱呼,例如:琉球、大員、福爾摩沙等等。許多人不知道,臺灣的稱呼是來自於四百年前居住在台南地區原住民族之一的西拉雅民族的社地------大員,也就是今日台南市的安平一帶。

當時,安平,舊稱大員,西方文獻中以Tayuan稱之,只是一個沙洲,與現在的台南市是隔著一條水道不相連的,是西拉雅族人與漢人、日本人或是其他民族交易的地方。臺灣當時在西方人的眼中是景色秀麗、物產富饒、民情敦厚的好地方。從中國的版圖看來,臺灣位處邊陲;但是從世界的角度而言,台灣是亞洲大陸與太平洋的交會點,也是黑潮與闊葉林的交會點。

你可知道,四百年前臺灣島上聚居了二十多個民族,而西拉雅族只是其中之一。然而,臺灣的歷史卻是從西拉雅族而展開的………

所謂的西拉雅族

西拉雅族-1

西拉雅族-2

你一定會想知道「西拉雅」代表著什麼意思?西拉雅族分佈在哪裡?西拉雅族和臺灣歷史有什麼關係?又和臺灣其他原住民族之間又什麼關係?西拉雅族又是從哪裡來的呢?

事實上,西拉雅族的稱呼相當晚,原先並沒有稱為的「西拉雅」的民族。在早期的中國志書之中對中國以外的民族都是以「番」、「夷」、「蠻」、「狄」、「戎」稱之,而臺灣的土著民族則被稱為「東番」。「番」,有兩層的意義,其一是指沒有文化的人;其二是指種稻(禾)耕田(田)的人。

在清朝(1683-1895)早期的時候,漢人依據臺灣土著民族學習漢文化、接受漢文化的程度以「野番」稱呼不懂漢文化的土著,以「土番」稱呼開始學習接受漢文化的土著,「社番」以稱呼完全接受漢文化的土著。

後來,清朝又以「生番」取代「野番」、「化番」取代「土番」、「熟番」取代「社番」。到了清朝中葉以後,臺灣土著族群與清朝的政府接觸多了,歸順服從的稱之為「官番」或「屯番」,不順從的就稱之為「流番」或「凶番」,而那些居住在平原地區又深受漢文化影響的土著就稱之為「平埔熟番」。從這些稱呼,我們知道,清朝對土著文明的對待,是以漢文化為中心的看周邊民族的「大漢沙文主義」。

到了日治時期(1895-1945),許多受到西方人類學影響的日本學者,為了瞭解臺灣的各種不同民族,以便日本殖民帝國的統治與管理,開始對臺灣的土著民族進行有系統的族群識別與分類,日本學者依據體質、語言、社會組織、文化等方面的異同,將臺灣的土著族群區分命名。當時命名的原則儘量以該民族自我稱呼或是對「人」的稱呼說法命名,而「西拉雅」就該民族對「人」的稱呼。

西拉雅族與台灣原住民族

台灣原住民分佈

早期,日本學者對臺灣原住民族的區分,依其居住的地理條件與漢化的程度,將居住在平地、而且漢化較深的原住民統稱為「平埔族」,將居住在高山、而漢化不深的原住民統稱為「高砂族」。

然後,在「平埔族」下又區分成噶瑪蘭族、凱達格蘭族、道卡斯族、巴布拉族、巴布薩族洪雅族、巴則海族、西拉雅族以及馬卡道族;在「高砂族」下又區分成泰雅族、布農族、賽夏族、鄒族、邵族、排灣族、魯凱族、阿美族、卑南族、雅美族等等。

平埔族群

然而,日本學者分類中的「平埔族」,因為語言、文化、人口的消失,使得學者對平埔族群的分類產生很大的差異與爭議。例如:有的學者認為北部地區的凱達格蘭族應分為凱達格蘭與雷朗兩族,有的認為應分為凱達格蘭、馬賽、龜崙三族,有的認為應該在凱達格蘭族之下再分為馬賽、雷朗、多囉美遠三個支族。對中部地區的平埔族群分類,有的學者認為應統稱為巴則海族,其下再分為道卡斯、巴布拉、貓霧栜、費佛朗四個支族。對南部地區平埔族群的分類,有的分為西拉雅、大武壟(四社熟番)、馬卡道三族,有的分為則在西拉雅族之下區分出西拉雅、大武壟、馬卡道三個支族。因此,平埔族群的分類有八族、九族、十族、十二族或是七族十四支的不同分類。

荷蘭時期平埔族群人口(以族群區分)

年代

1647

1650

1655

村落

人口

平均人口

村落

人口

平均人口

村落

人口

平均人口

凱達格蘭

22

4399

200

37

6972

188

28

3508

125

道卡斯

10

1995

200

11

2935

267

16

2899

181

拍瀑拉

3

368

123

4

454

114

4

473

119

巴則海

7

1538

220

7

1649

236

7

1599

228

巴步薩

9

2320

258

11

3171

288

10

3171

317

洪安雅

14

3816

273

13

3940

303

13

3480

268

西拉雅

13

14028

1,079

31

19172

913

16

14769

923

噶瑪蘭

43

9865

229

45

9670

215

3

640

213

西拉雅族

由於學者對西拉雅族的分類有著不同的看法,因此,在廣義上,西拉雅族高包括了分佈在台南、高雄、屏東一帶的西拉雅、大武壟、馬卡道等三個支族;在狹義上,西拉雅族只包括了居住在台南平原的西拉雅人,也就是所謂的蕭壟、麻豆、目加溜灣(灣裡)、新港等四大社群。由於十七世紀荷蘭文獻顯示居住在台南平原的原住民與居住在屏東平原的原住民在語言、社會、文化等各方面都有著很大的差異,因此我們在此採取了狹義的西拉雅族之定義。

台南西拉雅族新港社與屏東平原馬卡道族放索社之文化比較

Siraya

Pangsoya

語言

Sideia語

Pangsoya語

政治

big-man

chief

聚落

寬鬆

狹長

屋舍

高敞、精美

低矮、簡陋

經濟

園藝、捕鹿

捕魚不捕鹿

婚姻

原居型/從新居

從妻居

人口組成

兒童不多

兒童特多

生育

墮胎

不墮胎

穿衣

平時穿衣,赤裸三月

終年赤裸

西拉雅族與台灣史前文明

更新世紀的臺灣與中國大陸

蔦松文化陶器復原圖

臺灣,早在現今原住民族出現時,即有人居住。考古學者指出,從早期居住在臺灣的人類遺址來看,曾有不同的人群先後在不同的時間來到臺灣居住。早在一百萬年至一萬年前之間的更新世冰河期間,台灣是屬於中國大陸的典型大陸島,曾數度與中國大陸相連,讓早期的人類得以從陸路來到臺灣。在大約一萬年前,當臺灣與大陸被臺灣海峽給分開時,來到臺灣的人群則是以舟代步。換句話說,臺灣島上,曾先後居住過祖源不同、文化不同的人群。那麼,平埔族群的祖先與史前文明的人類是否有所關連?如果有的話,當今臺灣人祖先的歷史,就不只是四百年而已。從考古學的證據而言,史前文明中的蔦松文化與臺灣歷史中的西拉雅族有著直接而且密切的關係。

西拉雅族與南島語系民族之關係

南島語系分佈圖

從考古遺址來看,西拉雅族的祖先早在二、三千年前就來到了臺灣島上西南沿海地區居住。那麼,西拉雅族的祖先又從哪裡來到臺灣呢?他們的祖先又是誰?這得從考古學家對不同地區人類遺址的研究與語言學家對不同族群語言的分析來瞭解。不論是考古學家或語言學家的研究都指出,臺灣現今的原住民諸族群都與所謂的南島語系民族有著密切的關係。

根據考古學家的說法,有的認為南島語系民族是從中國大陸的西南遷徙而來,有的認為是從南亞(印度南方)與東南亞半島交界處的早期人類分化而來,而這個遷徙的過程相當長,大約是在6000年至8000年前先後來到臺灣的。

語言學家的研究發現,南島語系,包括了500至800種互不相通的語言,臺灣原住民的語言都屬於這個龐大語系的一支。而所謂的南島與系民族的分佈,北邊的分佈地即是臺灣,南邊則在紐西蘭的新幾內亞島,西邊則在非洲的馬達加斯加島,東邊則在南美洲的復活島,是世界上語言支系最多、地理分佈最廣的語言,目前大約有二億的人口說南島語系的語言,不過,這並不表示屬於南島語系的民族彼此之間的語言是相通的。

進階閱讀